台灣很醜沒有美感?——生活美感才是改變的起點







常聽到有人說:


「台灣很醜,沒有美感。」

如果這句話是 外國觀光客 說的,或許我們還能苦笑著接受;
但如果是台灣人自己說出口,
我總是會覺得有點尷尬。







ㄧ. 環境與人:地方美感是由兩個元素組成的



一個地方的「好看」與否,其實來自兩個組件:


  • 環境
  • 環境裡面的人

👉 如果環境很醜,但裡面的人好看,能不能平衡?

就像你去倫敦一些很普通的區域,
可能街景平凡,甚至有點舊舊的,
但路上的人有個性、有態度,
整個地方反而因此變得有味道。



所以,當我們說「台灣很醜」,除了抱怨,我們還能做什麼?


你能改變什麼?從自己開始
我自己從小也「看不過去」。

👉 所以我給自己一個基本原則:
如果出門一定是完整穿搭。


連去超市買顆蛋,也要配好顏色、搭好衣服才敢出門。
拖鞋?絕不可能。
因為我不知道出門會遇到誰,會被誰看到。

👉 隨時都是完整狀態,這是我對腳下這塊土地的尊重。







二. 為什麼「生活美感」這麼重要?



因為外表的協調與講究,
是我們每個人對土地最直接的回應。

我有幸可以推廣、給大人的教育美感
有幸可以讓更多人被渲染、被喚醒

👉 美感是一種影響力,
當一個人開始重視自己,整個社會就會慢慢被改變。

一條街道,因為一家店而改變


你一定看過這樣的場景:


一條再不起眼的街道
突然開了一家漂亮的店

結果呢?
👉 整條街的觀感被拉高了。

同樣的道理,
街上如果出現一個「外表講究的人」,
也會改變整條街的氣質。








三. 如果改變不了城市的樣貌,至少成為那個「美感亮點」



我每天出門,都這麼想:

如果我們沒有能力去改變城市的樣貌,
至少,我可以成為這個場景裡,
唯一好看的講究的亮點。

美感不是一個口號。
它不是一個說出來就沒有責任的詞。

👉 它是一個每天都要努力、要嘗試的事。


台灣不缺「好人」,但缺「好看的人」


台灣有很多好人,這是我們最棒的特質。
👉 但台灣缺「好看的人」。


  • 缺少願意為自己打理形象的人。
  • 缺少願意用生活細節,讓這塊土地變得更美的人。

如果大家都願意 為自己多用心一點,
台灣的街道與日常,會自然有不同的美感氛圍。








    四. 結語:台灣的美感,是你一出門就開始了



    👉 美感不是設計師的專利,也不是品牌的責任。

    它是:


    • 你每天的選擇
    • 你每天出門的狀態
    • 你對自己、對土地的態度

    生活美感,才是根本。

    因為——
    台灣的美感,是從你一出門就開始了






    Copyright © ODD INSTITUTE.